•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杂志简介
  • 杂志导读
  • 新闻资讯
  • 通知公告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今天是:2025年5月21日 星期三

栏目导航

杂志导读
邮箱投稿
邮政投稿
在线投稿

新闻资讯Notice

  • 我院“二人转艺术研究”获批...
  • 省剧协换届,我院两位同志当...
  • 《戏剧文学》荣获第二届华文...
  • 《戏剧文学》杂志列入“吉林...
  • 省社科规划办对“东北二人转...
  • 《戏剧文学》再次入编《中文...

通知公告News

  • 我院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
  • 胡维革先生来我院做学术演讲
  • 2015年第一次吉剧剧本研讨会...
  • 马少红厅长到省艺术研究院调研
  • 《戏剧文学》列入国家第一批...
  • 我院“学术大讲堂”今天开讲
  • 吉林省戏剧(曲)影视编剧高...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杂志导读 > 2014年 > 01 > 信息摘要

关陇社火民俗的文化渊源

【出 处】: 关陇社火 文化渊源 农业文明 文化因素

【作 者】: 王岁孝

【摘 要】学界对社火民俗起源于什么时代以及起源于什么文化因素至今莫衷一是,原因在于社火本身是一项产生很早、记载不详、动态发展的民俗文化,追溯其最早出现的历史学研究思路只能是一厢情愿,造成众说纷纭的局面。故以关陇农业文明的产生为背景,以事物构成要素的最晚具备为起源的社会学研究思路更科学有效。农业文明的发祥使关陇先民最早重视土地,崇拜农神,这是社火民俗产生的最基础的因素。而火神祭祀、腊祭、傩舞等文化因素也先后融合其中,既是社神祭祀的手段,也成为社神祭祀的内容。这些文化因素不期而遇最晚在关陇原始农业肇兴之时就形成了社火民俗的雏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论会馆的酬神演剧
下一篇:品特戏剧《温室》中的身体隐喻及其政治书写

吉林省艺术研究院 长春市建设街83-2号吉ICP备09007276 Copyright 2010 吉林省艺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